深度文化談

【津波の日】重溫海嘯逃生知識

11月5日是世界津波(海嘯)日,是由世界防災會議提出,去年正式在聯合國會議上定立的日子。

設立這個節日,目的是增強大家對提防海嘯以及防災意識的關心。

而在這一天,日本各地都有「逃生避難演練」和「防災對策活動」。

那即是什麼呢?

讓我們也在這天學習一下萬一預上海嘯時的逃生知識吧。

在日本有「津波(海嘯)警報」分為3個等級:

  •  津波注意報 預計有20厘米至1米的津波
  •  津波警報 預計有高於1米、低於3米的津波
  •  大津波警報 預計津波的高度超過3米

 

 

不要以為津波注意報說「只有低於1米的津波」就不要緊。科研報告指出,由於津波是海底的水升高於海面,浸過地面,流勢衝力極強。即使只有30厘米的津波,也夠力沖走強壯的男生。

雖然津波一般在發生大地震後才出現,但以往也有試過只是約4度的小地震也產生大海嘯,所以任何時候都應該有警戒心。而且津波很多時是連續發生,而不是一招了。當遇上津波逃生時,不要以為第一波海嘯過了就可以立刻回家,要留意新聞和天氣報告。

那麼如果萬一真的遇到海嘯時要怎麼做?

首先,是要逃離沿海以及沿河地方,因為津波不只由海岸上陸,也會經由河口上陸。理論上,應立刻走向高地(如高山等),由於海嘯警報時可以預計會有塞車情況,所以應盡量以步行逃走。

如果時間緊逼,而附近都沒有高地的話,應逃向用鐵筋混凝土建築的建築物上層,千萬不要留在木造的建築物中。所以平日應先留意和調查自己的住處或工作地方附近建築物的用料和建築方法。

為什麼「世界津波之日」會定在11月5日呢?

據說,在1854年的11月5日發生了安政南海地震,當時和歌山縣広村(広川町)被海嘯侵襲,地主把剛收成的稻穗扎點火,村民以為火災,紛紛逃向高地,就是這個「稻穗扎之火」讓村民逃離海嘯。

選這一天,是希望大家在預到意外狀況時,可以安全逃生,而不是悼念任何特定的意外。


▲燃點稻穗扎的主人公濱口梧桐的紀念銅像。

 

 

參考: 日本外務省Yahoo!防災

🌸🌸【與女友「潤滑」感情的好物推薦】🌸🌸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