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趣聞

《天氣之子》與龍樹諒的預知夢驚人相似?新海誠對世界也有可怕的預感?

最新報道過關於港日台多人發夢看到18層樓高海嘯後,大量網民表達了不同意見,有人覺得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人卻認為是一種大自然力量的警告。

日本動畫大師新海誠的作品《天氣之子》自2019年上映後,就因為其細膩的畫風、奇幻的故事以及對極端天氣的描繪引起廣泛關注。然而,當我們將《天氣之子》與日本知名漫畫家龍樹諒(竜樹諒)的預知夢相對比時,會發現兩者竟然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讓人不禁懷疑——新海誠是否也對未來有某種可怕的預感?

值得注意的是,新海誠和龍樹諒的共通點,是兩位都是畫作家。

《天氣之子》中的極端天氣 VS 龍樹諒的2025年預言

在《天氣之子》中,故事背景設定在東京,這座城市因為異常的降雨天氣逐漸被淹沒,最終甚至有大片區域沉入水中。這種極端天氣的描繪,讓許多觀眾聯想到現實世界中的氣候變遷以及海平面上升的問題。

另一方面,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則是因為她的預知夢而聞名。她在1999年出版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曾詳細描繪了她夢見的未來事件,其中最令人震驚的是她「準確預言」了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與海嘯的發生。她近期的預言則指出,2025年7月,日本將發生一場毀滅性的地震與海嘯,甚至可能讓三分之一的國土消失。

這樣的預言與《天氣之子》所描繪的異常氣候現象,是否真的存在某種關聯?這讓不少網友開始討論,新海誠是否也對未來有所預感,只是以藝術的方式呈現在作品中?

新海誠的「世界末日意識」

其實,不只是《天氣之子》,新海誠的多部作品都帶有「世界末日」的氛圍。例如:

  • 《你的名字。》:講述了一顆彗星墜落日本,導致整個村莊滅亡的故事,讓人聯想到現實世界中可能發生的小行星撞擊危機。
  •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描述了一個被戰爭和神秘力量影響的世界,人類的生存變得岌岌可危。
  • 《秒速5厘米》:雖然是愛情故事,但也充滿了一種「無可挽回的遺憾」氛圍,彷彿暗示著世界即將迎來某種無法逆轉的變化。

這些作品不僅讓觀眾感受到視覺上的震撼,也讓人對新海誠是否對未來有所「預感」產生疑問。

巧合,還是某種「集體無意識」?

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提出過「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的概念,認為人類某些想法和恐懼其實是共同擁有的,而這些意識可能會影響藝術創作,甚至表現在夢境之中。

龍樹諒的「預知夢」,新海誠的「世界末日意識」,是否都是人類潛意識中對未來世界變動的某種警示?還是說,這只是單純的巧合?

2025年的「末日傳言」,你相信嗎?

關於2025年7月的世界末日預言,許多專家認為這只是迷信,並沒有科學依據。然而,我們無法忽視的是,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極端天氣、地震與海嘯的頻率確實有所增加。

當《天氣之子》上映時,許多人以為這只是天馬行空的故事,但當我們看到2024年開始,世界各地的氣候異常、日本頻繁發生地震、以及科學家對未來的擔憂時,是否該重新思考這部作品背後的意義?

新海誠是否真的無意間預見了未來?

2025年的災難預言到底是空穴來風,還是值得我們提高警覺?

歡迎大家在Facebook留言討論!

更多新聞:《流星花園》原漫畫作者發文悼念大S!淚別杉菜,可愛笑容永存心中~
更多新聞:補習班老師變寫真女星!紫藤るい大方秀I罩杯美乳
更多新聞:外國遊客竟成目標!歌舞伎町風俗店涉非法賣淫,警方破門逮捕7人!

記得加入【日本集合Facebook】及【IG: Japhub】隨時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
更多日本新聞:
🌸🌸【與女友「潤滑」感情的好物推薦】🌸🌸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