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化談

厚勞省建議醫生加班時數上限,是「過勞死線」2倍

香港醫護人員的龐大工作量最近成為了社會的焦點。在日本,醫生的工時也是過長,而當局採取了「務實」的態度來「解決」問題,就是提出將醫生加班的工時上限設定在每年1900-2000小時。這個數字大到讓一般人沒有概念,簡單來說即是每個月加班約160小時,而厚生勞動省對於一般勞工設定的「過勞死線」,「只是」每月加班80小時。

厚生勞動省依從首相安倍晉三的「工作方式改革」(働き方改革)政策,在2017年開始就醫生的工作狀況召開了檢討會議。經過約一年半的商議,傳媒在上月初報導,該省定下了醫生的加班時數上限。一般醫生是每年960小時,而個別地域如因其特殊需要,在這些地方工作的醫生,加班時數上限則是每年1900-2000小時。

數字聽來有點誇張,卻沒有脫離現實。根據厚勞省在2016年進行的調查,約有1成醫生每年加班超過1920小時,更有2%加班超過2880小時。以醫院為單位,有最少1名醫生加班超過1920小時的醫院佔全體約3成,如果計算大學醫院的話更高達9成。

每年加班2000小時,折合每週約38小時,或每天7小時36分鐘。如果以上午9時至下午5時為正常上班時間計算,醫生的工作時間就是上午7時至下午10時36分。聽來難以想像,可是外科醫生中山祐次郎說,對於他們來說很貼近現實。

中山分析,醫生的超長工時有三項原因︰第一,診症及治療刻不容緩,工作無法安排到稍後的時間,主診醫生也不會採用接力制度;第二,醫生除了本身的診症工作,也需要當值,兩種工作疊起來,不少醫生也要連續上班數十小時;第三,醫生需要擔起大量文件處理工作,及靜脈注射等護士也可勝任的程序。

除了加班時數的上限,厚勞省的檢討會議也提出了其他的指引,例如要讓醫生在兩段工時之間,確保有9小時的休息;如果兩段工時之間醫生也須當值的話,第二段工時要在第一段工時開始後28小時內結束,其後必須給予醫生最少18小時休息才可再上班。不過,基於前述的工作特性,恐怕指引對於醫療界來說,也不過是一個數字。

出典︰Yahoo!ニュース
BuzzFeed

🌸🌸【與女友「潤滑」感情的好物推薦】🌸🌸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