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週看著朋友談論某齣全城熱話的電影,我才想起自己已有很久沒到電影院看戲了。在香港,看電影還算是頗流行的娛樂,那麼在日本呢?最近,因為各大院線相繼宣佈加價,引起網友的議論︰現在還有需要到電影院嗎?
日本電影院的門票售價是1800日圓,這個票價約在90年代初開始,已經維持了約四分之一個世紀。近日,TOHOシネマズ(東寶)、松竹マルチプレックスシアターズ(松竹)及ティ・ジョイ(東映)分別宣佈,會在今年6月開始將標準票價增加至1900日圓,其他特價門票亦加價100日圓。升幅不算很高,而且實際上有不少人會買特價票,對於觀眾的影響相信不算太大。
三條院線都表示,兼職員工的開支上升,加上投資設備的費用,是加價的主因。的確,以東京都為例,在25年前,最低時薪是620日圓,而去年已增加至985日圓,升幅不小。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客源,網友質疑,現在還有需要到電影院看電影嗎?
在推特上,可以看到不少懷疑的意見︰「還是在電腦上看電影更好」「已不是可以輕鬆地(花錢)去的地方」。除了影碟租賃店,訂閱制內容供應者在日本也很流行,對於使用者來說,消費相對較便宜,也較方便。常見的有Netflix、Hulu、Amazon Prime等,甚至連網絡電視台AbemaTV,也有一個可以隨意重播的訂閱模式。電影院要吸引觀眾,也得想想新的做法。其實還是有的︰我雖已沒看電影多年,近年來卻一直進出電影院,因為他們開始轉播日本的演唱會了。
出典︰J-CASTニュー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