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8 月 27 日,對於日本新生代女子偶像團體 iLiFE! 來說,原本應該是「夢想成真」的一天。
這支 9 人團體終於踏上了 日本武道館 的舞台——這可是許多偶像從出道第一天起就設定的終極目標。但舞台的光芒還沒來得及閃耀多久,就被一連串的爭議給掩蓋。
因為在演唱會前幾天,成員 那蘭のどか(Nara Nodoka,19 歲)被爆出和粉絲戀愛的照片。這件事迅速在網路上引爆話題,也讓本該全團共享的榮耀,變成了一場尷尬的「公開審判」。
爆料事件:偶像戀愛的禁忌再度浮現
在日本偶像文化裡,「禁止談戀愛」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潛規則。經紀公司通常會在合約中明文寫下,偶像不得與粉絲或其他對象發展戀愛關係,理由是要維護「專屬於粉絲的幻想」。對很多粉絲來說,偶像是精神寄託,一旦出現「偶像不是單身」的消息,某種程度就像「幻滅」。
那蘭のどか的戀情傳聞曝光後,引來兩極化的討論。有些人認為她只是個 19 歲的女孩,戀愛再自然不過;但更多鐵桿粉絲覺得這是背叛,甚至有人說「她的存在就是破壞團體形象的毒藥」。這種聲音之大,讓經紀公司幾乎沒有迴旋的空間。
官方公告:退團決定與她的道歉
2025 年 8 月 25 日,iLiFE! 所屬公司 imaginate 透過官方帳號宣布,經過內部確認,那蘭のどか確實有「違反規定」的行為,決定讓她退出團體。
消息一出,社群平台立刻炸鍋。有人直言公司太冷酷,把一個年輕女孩推入深淵;也有人拍手叫好,認為這才是「對其他守規矩的成員最公平的方式」。
就在公告發佈的同一天,那蘭本人也在 X(前 Twitter)上發表聲明。她寫道:「我辜負了大家的期待,非常抱歉。」短短一句話,透露出沉重的歉意與無奈。
但她並沒有立刻消失。相反地,她宣布自己仍會參加 8 月 27 日的武道館演唱會。她解釋說,如果在僅剩兩天的時候退出,會讓其他成員陷入混亂,更對已經買票、翹首以盼的粉絲極度不公平。這番說法,讓不少粉絲在憤怒之餘,又生出幾分同情。
演唱會現場:夢想與現實的分裂
演唱會當天,氣氛複雜到難以形容。對大多數成員來說,這是她們第一次踏進武道館,台下坐滿了多年支持的粉絲,還有同步收看的 ABEMA 線上觀眾。
表演一開始一切都照常進行,觀眾依舊尖叫、揮舞應援棒,現場熱度不輸任何大牌團體。然而到了 安可環節,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在最後一首歌前,那蘭のどか拿起麥克風,深深鞠躬,然後說出讓所有人愣住的話——
「這次我帶來了很多困擾,真的非常抱歉。我會在這裡結束我的演出。」隨即,她轉身走下舞台,留下一片錯愕的觀眾。剩下的 8 位成員只好硬著頭皮完成最後一首歌。那畫面看似完美收尾,但整體氣氛已經徹底走調。
鏡頭之外:直播被切斷,粉絲懷疑刻意安排
令人更火大的是,ABEMA 的線上直播在安可曲之後突然被切斷。換句話說,網路觀眾完全沒看到那蘭退場的畫面。這樣的處理方式,立刻引發粉絲質疑:是單純技術問題,還是公司刻意掐斷直播,避免爭議畫面流出?
更雪上加霜的是,演唱會結束後原本安排的合照、TikTok 拍攝、花束致意等謝幕橋段,那蘭完全沒有參加。其他成員依舊照著流程走,但觀眾席裡的氣氛卻顯得格外冷清。許多人覺得這根本就是一場「公開懲戒」,宛如要給全世界看:違規就是這種下場。
社群反應:憐憫與憤怒交錯
隨後,X 平台上湧現了大批粉絲留言,情緒各異:
「就算她犯了錯,也該讓她完整參與最後的演出吧,至少好好道別。」
「在武道館搞這種公開處刑,真的太狠了。」
「其實看得出來她很努力,為什麼不能讓她體面下台?」
「規則是規則,犯了就該退出,不然對其他成員不公平。」
這些討論不僅僅是針對那蘭個人,也延伸到對偶像制度的反思:究竟偶像能不能談戀愛?經紀公司有沒有權利如此嚴厲地干預成員的私生活?
偶像制度的兩難
在日本與韓國等地,偶像往往被期待成為「理想的投射」。這意味著他們的形象必須乾淨、純粹,甚至帶著「永遠為粉絲而存在」的色彩。然而,偶像畢竟還是普通人,他們有情感、有需求,也會想追求愛情。
這場風波之所以引起這麼大反響,正是因為它赤裸裸地揭露了這個矛盾:當規則遇上人性,犧牲的永遠是個體。那蘭のどか在最後一刻的退場,不只是個人的選擇,也是一整個制度的縮影。
Japhub小編有話說
如果你問我這件事的最大衝擊在哪裡,我會說——不是她談戀愛,而是整個過程被設計得像一場「懲罰秀」。粉絲看著自己喜歡的成員被中途趕下舞台,心裡的衝擊可想而知。
也許有人會說「規則就是規則,簽了合約就該遵守」。但換個角度想,19 歲的少女在台上哭著道歉、台下數千人看著她退場,這真的能算是最合理的做法嗎?
偶像產業本身就很殘酷,它賣的不只是歌舞,而是一種情感投射與幻想。當幻想被戳破,我們或許該思考的不是「誰該被懲罰」,而是「這樣的規則到底還要延續多久」。
請加入【日本集合Facebook】、【日本集合2.0Facebook】及【IG: Japhub】隨時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