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喲,日本這人口大危機,簡直像一鍋沸騰的拉麵湯頭,少子化讓湯變稀,移民湧入卻攪起一堆泡泡。最近,埼玉縣川口市這小地方,成了全國焦點,因為一群從土耳其逃來的庫爾德人,日子過得像踩地雷一樣提心吊膽。
想像一下,你帶著娃去公園晃晃,結果被陌生大叔嚇得魂飛魄散,這不是恐怖片劇情,而是真實發生在阿里(化名)家裡的事兒。 這位90年代中就拖家帶口來日本的庫爾德大叔,本想在這安穩落腳,誰知如今鄰居眼神冷若冰霜,連打招呼都變成奢侈品。
阿里一到川口,就愛上這地方的低租金和熱鬧氛圍,鄰近東京,生活費親民,簡直是移民的甜蜜陷阱。結果呢?他的兩個兒子七月在公園玩耍時,被一個路人突然逼近,吼著威脅話,嚇得小孩回家後連門都不敢出。
阿里對英國衛報吐苦水:「學校裡娃兒被罵髒話,其他小鬼頭也不肯一起玩,這不就是大環境的縮影嗎?」聽起來像家常閒聊,卻藏著滿滿無奈。
他現在正等第三次難民申請結果,邊等邊想:「寧可死在這兒,也不回土耳其那鬼地方。」但日本對庫爾德超嚴格,只認過一個人難民身份,去年總共才190個,多半是阿富汗來的。
說到庫爾德人,這群中東遊牧後裔,總人口三千萬,橫跨土耳其、敘利亞、伊朗、伊拉克,卻沒塊自己的地兒。自19世紀末,他們試過建國,結果一戰後家園被瓜分,至今還在為認同感打拼。
來日本的,多半是土耳其南部村子裡的牧羊人家,90年代搭免簽便車過來,現在川口和鄰近蕨市聚了約兩三千人,暱稱「Warabistan」——聽起來像異國小王國,實際上卻是建築工地和烤肉攤的天下。
支援團體「與日本的庫爾德人在一起(HEVAL)」估計,他們多半幹拆遷和餐飲,邊學日文邊融入,週日還辦語言班,孩子們埋頭寫作業,大人們聊土耳其童年趣事。
川口這城,人口六十萬,外國佔比高達8.3%,全國第一,遠超平均3%。 為啥這麼熱門?租金便宜,工作機會多,傳統上韓國人和中國人就多,現在添了越南人和庫爾德,感覺像國際自助餐。
但好景不常,排外風氣像野火燎原,阿里家就是活生生例子。支援團負責人温井立央嘆氣:「商店牆上噴種族塗鴉,網上散播偷竊假新聞,這不只衝著庫爾德,下一個可能是誰都說不準。」
今年七月參院選前,政客們視察川口,喊「偽裝難民」和「不法滯留」,自民黨提「違法外國人歸零」,連河野太郎都博客上點名。
回頭看,麻煩不是一天爆發。2015年土耳其選舉時,東京大使館外土耳其人和庫爾德打群架;2023年,川口醫院前百來個庫爾德因內鬥擋路,機動隊出動,救護車停擺五小時半,新聞一報,網上罵聲四起。
今年更慘,二代庫爾德強姦十二歲女童,七月判八年;六月,議員視察拆遷場被庫爾德車追尾,怒吼到警署,搞出監禁罪告訴。
這些事兒像火上澆油,產經新聞大肆報導,SNS上「殺光庫爾德喂豬」威脅滿天飛,NHK四月播的紀錄片還挖出,這些假新聞怎麼像病毒傳播。 支援團接電話恐嚇,店家被偷拍,連日本庫爾德文化協會都被告名譽毀損。
為啥日本突然這麼排?根子在經濟壓力鍋裡煮著。少子化嚴重,勞力缺口大,自民黨推外勞補位,卻沒配好社會緩衝。外國人破三百八十萬,今年上半年遊客兩千一百五十萬,漲7.6%,過度旅遊推高物價,治安小亂子變大新聞。
中國人買房炒租金,網友氣炸;保守黨抓這痛點,喊「日本人優先」,右翼參政黨去年參院拿三席,今年眾院暴增十五席。 石破首相二月在國會說:「不守規矩的外國人,共生不可能。」
政府七月設「與外國人有序共生推進室」,打擊非法移民,管遊客犯罪,嚴查房產買賣和福利,但成效慢吞吞。八月,JICA指定四城為非洲「家園」,網上馬上傳「治安崩壞」謠言,政府忙澄清。
專家點破,日本總把外國人當「臨時客人」,東京大學助理教授永吉希久子警告:「惡化下去,喊聲可能變成『福利別給外人』,甚至『滾出日本』。」
阿里家鄰居冷臉,孩子躲家,X上有人訪談庫爾德家庭,邊喝茶邊聊文化,卻一碰受害就空氣凝重。 川口犯罪率是全國平均兩倍,トルコ國籍佔比超高,但專家說,真正問題是移民系統卡殼,庫爾德難民申請被當經濟移民拒,逼他們灰色打工。
少子老化繼續,外國人預計2070年佔10%,這考驗不小。 阿里們想融入,卻踩中排外雷區,政府夾在中間,遊客爆滿、勞力渴求,平衡點在哪?或許不是趕人,而是多點日文班、多聽故事,讓泡泡慢慢消。
Japhub小編有話說
哇,這川口故事聽完,心頭一沉,像喝了杯苦咖啡。日本移民議題熱辣辣,但根兒在於怎麼讓大家手牽手過日子。
庫爾德朋友們,加油學日文,分享烤肉秘方;本地大叔大嬸,試試好奇心,別讓謠言當飯吃。
政府呢?快點鬆綁難民門檻,別讓好勞力溜走。大家留言你的看法吧,Japhub等你來聊,下篇更多日本小八卦見~!
請加入【日本集合Facebook】、【日本集合2.0Facebook】及【IG: Japhub】隨時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