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廚房變蟑螂派對的恐怖開端
哎喲,福岡居民這夏天簡直像拍蟑螂紀錄片!61歲的早良區大叔從7月起,廚房和廁所每天湧進30隻「巨型怪物」,體長4-5公分,茶褐色身軀帶白色環狀斑紋,爬起來像坦克。😱
他直呼:「這不是我認識的蟑螂!」原來是美洲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日本最大室內種,原產非洲和美洲,入侵九州北部已成趨勢。
根據九州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准教授丸山宗利在2024年4月的Asahi新聞訪談,這種蟑螂畏寒,過去只在溫室或鍋爐室生存,但氣候暖化讓牠們大膽了,夏天戶外活動期延長,冬天過冬地增廣,族群爆增。
暖化推波助瀾的棲息大擴張
丸山宗利在2024年3月的「驚異の標本箱」書籍中分析,福岡2月平均最低氣溫從百年前1.24℃升到4.92℃,增幅3.68℃,讓美洲蟑螂從「冬眠恐慌症」變「全年派對動物」。
牠們繁殖力強,一年4-5代,卵囊一次20-40顆,適合商業大樓、餐廳和住宅暖氣系統,福岡市中心如博多站周邊報告增3倍。😂
環境省2025年數據,全國蟑螂目擊案增15%,九州北部最嚴重,S型新聞報導,居民用殺蟲劑噴不停,卻發現牠們抗藥性強,感覺像進化了。
丸山在2022年「昆虫のとんでもない世界」書中笑說:「蟑螂是地球的清道夫,但這清道夫太大了!」
居民驚魂與專家應變指南
福岡網友在X上po「巨蟑螂爬牆照」,rポスト破萬,留言:「夏天開窗變蟑螂高速公路!」🤦♀ 早良區婦女說:「以前黑胸蟑螂小巧,這種大到像老鼠!」
根據福岡縣氣候變動適應推進協議會2024年報告,暖化不只延長蟑螂活動期,還增大雨頻率,淹水讓牠們四處遷徙。專家丸山建議:「封窗縫、用黏蟑板,別用噴霧,否則飛散卵囊。」
縣廳推「蟑螂熱線」,2025年咨詢增20%,感覺像防熊升級版。Sankei新聞訪談居民:「夏天吃冰淇淋變蟑螂甜點,太噁了!」
生態大變遷與未來預警
美洲蟑螂勢力範圍逼近黑胸蟑螂,丸山在2024年4月Asahi訪談警告:「未來都會區蟑螂生態將被美洲種主導,暖化增2℃,族群增3倍。」
福岡作為九州門戶,商業區暖氣充足,蟑螂天堂,居民推APP監測,感覺像蟑螂地圖戰。😏
根據九州大學研究,暖化讓蟑螂北上,北海道已出現,S型新聞報導,2025年預計全國蟑螂案增10%,誰說只有熊潮,蟑螂也來湊熱鬧了。
Japhub小編有話說
哈哈,福岡巨蟑螂入侵像夏日恐怖喜劇,暖化推波助瀾太狠了!居民記得封縫隙,用黏板戰,別讓牠們開派對。下次去九州,吃拉麵時多看一眼牆角,說不定就遇上新寵了~
請加入【日本集合Facebook】、【日本集合2.0Facebook】及【IG: Japhub】隨時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