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japhub.com/201902/2FvxT6Nt.png)
古時的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因此現今的日本文化當中也有遺下不少古代中國文化的影子。不過在這些源自中國的事物當中,傳入日本後隨時代出現改變的情況也不少。當中其中一項,是婚葬服裝。
近日,有中國國內傳媒以「中國的喪服文化傳入日本後,完全用法不同了」為主題探討了這個情況。
在現今的日本,喪服是以「BLACK FORMAL(ブラックフォーマル)」為標準,不論男女均應穿著黑色的服裝,而且顏色越深越濃的喪服,便越被視為高規格的喪服。不過在中國的喪服文化傳入日本之時,本應是白色的。外來習俗傳入一個地方時,融入當地文化而發生改變是常見的事情,不過由白色變黑色,卻是一種完全相反的極變。
該媒體推測了,這個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喪服傳至日本時出現誤會」,讓日本人「將白色的喪服當成了婚禮的正裝」。在中國,無論古至今,葬禮喪服都一貫採用白色,婚禮和婚宴則採用搶眼奪目的紅色(除了近代傳入的西方白色婚紗之外)。至於在日本,白色被視為「純潔」的象徵,洋式婚紗固然盛行,和式禮服「白無垢」也被視為高規格的婚禮服飾。
不過這種純白的形象,在中國人眼中,的確容易聯想起喪禮,甚至出現「因為日本人把白色喪禮服當成婚禮服穿著,所以葬禮時便穿著相反的黑色喪服?」的假設。
不過,這樣的假設,也許是想多了。
日本新娘雖然有白色的「白無垢」,不過其實亦有顏色鮮艷奪目的「色打掛」,當中亦以紅色最為人氣,亦是與中國喜慶時穿著的顏色相同。
而且,在以前的日本,喪服其實也是跟中國一樣以白色為主的。喪服由「白」變「黑」的契機,一般被認為是在明治維新後西方文化傳入時,喪禮時穿著黑色的習俗也同樣在日本社會傳開去。
雖然日本與中國位置毗鄰,無可否認中國對日本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也不能忽略日本歷史上亦吸收了不少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元素,加上融合日本本土自身的文化和宗教元素,而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日本,所以也不能輕易下定論說日本的文化與中國的標準相反,便是「日本把中國傳入的習俗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