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化談

日人詳解與港台的文化差異!你必須要懂的日本文化禁忌

日本一直是香港和台灣人最愛去的旅遊國家之一,無論是東京、大阪、京都,甚至是北海道、沖繩,每年都有無數台灣人飛往日本,感受當地的文化、美食與風景。

然而,近來卻有不少人反映:「日本人是不是變得不友善了?」「以前的日式服務精神呢?」

雖然友好,為什麼有時還是會有誤解?

這到底是錯覺,還是文化真的在變化呢?其實,問題不在於日本人變了,而是我們不小心踩到了「文化地雷」而不自知!

旅日作家 「日本人的歐吉桑」 近日就在臉書發文,整理出 「台灣人最容易讓日本人不悅的行為」 以及 「台灣人誤會的日本文化禁忌」,希望大家能更了解日式禮儀,讓台日交流更加順暢!

「蛤?」(香港人用「吓?」)竟然是挑釁語?

台灣人對話中最常見的一個詞,就是 「蛤?」,亦等同香港人常用的「吓」,用法是100%一模一樣。

當聽不清楚或驚訝時,直覺反應就是來一句:「蛤?你說什麼?」

但你知道嗎?這個詞在 日本文化中可能會被解讀為「挑釁」!😱

「日本人的歐吉桑」表示,「蛤?」的語氣在日語裡可能會被誤解為不耐煩、帶有攻擊性,即使是性格溫和的日本人,聽到這句話也可能會感到不悅。

建議改用「え?」(ㄟ?)來代替,這樣能顯得比較自然,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這一點在台灣網路上也引起了熱烈討論,不少人留言表示:「真的超討厭別人對我說『蛤?』,感覺超沒禮貌!」

不過,也有人認為 現在許多年輕人受動漫影響,可能對「蛤?」的接受度比較高,甚至貼出超人氣動漫《吉伊卡哇》的 「蛤?」烏薩奇梗圖,讓這個話題持續發酵。😂

台灣人「不自覺」踩到的日式文化地雷

除了「蛤?」這個詞外,台灣人在日本的日常行為中,也有幾個容易被當地人誤解的地方,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 放任兒童喧鬧

日本人非常重視公共秩序,在電車、餐廳等公共場所,幾乎很少聽到小孩的哭鬧聲。這並不是因為日本小孩比較安靜,而是父母會立即制止,因為日本文化強調 「不給他人添麻煩」(迷惑行為)。這一點,作為香港人的小編,也非常同意,台灣人實在要重點這一問題。

如果你在日本放任小孩奔跑、大吵大鬧,可能會讓周圍的日本人(和香港人,如大家同框的話)投以「這位家長不會管教嗎?」的眼神,這時候可別怪他們不友善啊!😅

✔ 大聲使用手機、看影片

很多台灣人習慣在捷運或餐廳用擴音講電話,甚至直接用手機開外放追劇,這在日本可是大忌! 在日本,大家習慣在公共場合講話小聲,甚至搭電車時很多人選擇完全不講話,以免影響他人。如果你在日本大聲講電話,可能會發現身邊的人開始偷偷瞄你,甚至有人會露出不悅的表情。😨

✔ 進食時發出大聲咀嚼聲

台灣人吃東西時,可能覺得咀嚼聲、吸麵聲很正常,甚至認為這是一種「享受美食」的表現。但在日本,除了吃拉麵時允許發出「吸麵聲」外,大多數場合進食還是要盡量安靜。尤其在正式場合,若吃飯發出太大聲響,可能會被視為沒禮貌哦!

近年很多人對日本的兩大誤解

除了我們對日本文化的誤解,日本人的一些行為其實也常被台灣人誤解,這邊特別列出 兩個最常見的錯誤印象!

🔸 「去居酒屋一定要點酒?」
很多人以為 居酒屋一定要點酒,不喝酒的人進去會被白眼,但其實這是個迷思!大部分的居酒屋並不會強制顧客點酒,就算只是單純享用料理,也不會被視為失禮。所以 不喝酒的人去居酒屋,也能安心點茶或無酒精飲料!

🔸 「喝光拉麵湯才是禮貌?」
不少人以為 喝光拉麵湯是一種對師傅的尊重,但其實 日本人自己也不一定會這樣做!因為拉麵湯通常 鹽分和油脂含量很高,許多日本人也基於健康考量,不會把湯喝光。因此,下次吃拉麵時,不需要勉強自己喝光光啦!😉

📢 Japhub小編有話說

台日文化雖然相近,但仍然有許多 微妙的差異,如果我們能稍微注意這些小細節,旅日體驗肯定會更順暢!🥰

大家下次去日本時,不妨試試看:少說「蛤?」、控制音量、避免影響他人,讓我們在日本旅遊時,成為更受歡迎的台灣旅人吧!🇹🇼❤🇯🇵

更多新聞:《流星花園》原漫畫作者發文悼念大S!淚別杉菜,可愛笑容永存心中~
更多新聞:
補習班老師變寫真女星!紫藤るい大方秀I罩杯美乳
更多新聞:
外國遊客竟成目標!歌舞伎町風俗店涉非法賣淫,警方破門逮捕7人!

記得加入【日本集合Facebook】及【IG: Japhub】隨時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
 
更多日本新聞:
🌸🌸【與女友「潤滑」感情的好物推薦】🌸🌸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