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政府想把日本變成旅遊大國,吸引外國人來消費振興經濟。2018年來日本的遊客人數是3200萬人次,而政府要把這數字在東京奧運的2020年拉上4000萬人次,兩年增加400萬。
2003年香港大量開放自由行,自由行大軍吵吵鬧鬧地湧入香港每個角落。為迎合他們口味,到處都變成金鋪藥鋪林立。香港人感覺生活空間被壓迫,從前會與朋友聚腳的小店,變成了藥房。自由行爆買,令樓價物價變貴。
這些香港人熟悉的一幕又一幕轉變,現在發生在日本古都京都。2000年在京都住酒店過夜的外國遊客只有40萬,到2010年倍增到80萬,到2017年更增加至353萬人次。
外國遊客的激増令當地住宅和物價飛漲,遊客的不禮拜行為令當地人看不過眼,金閣寺等的傳統景點每天像新年參拜一樣多人,排隊的7、8成都是外國遊客。現在,去京都旅行的日本人已經越來越少了。近年,在京都酒店投宿的日本人遊客人數每年減少約4%,2018年更減少了9.4%。
我們都知道從這些遊客身上賺到錢的,很多時候都只是大財團。一般人沒法得益之餘還要忍受「観光公害(旅遊污染)」的惡果。
有幾個朋友跟我說下一年奧運的時候一定要離開日本出國旅遊。我心裡想:「我明白,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