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穗高岳的驚魂一摔
2025年7月25日,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的北穗高岳(Kita-Hodaka-dake)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行動!一位65歲的台灣阿姨,與11人登山團從新穗高溫泉出發,挑戰這座海拔3106公尺的日本第三高峰,卻在途中不慎滑落,頭部撞傷血流不止。
長野縣警方火速出動直升機,於下午4時30分將她從3000公尺高空救下,送往松本市醫院急救。這場意外不僅讓人捏把冷汗,也讓X上的日本網友炸鍋,@okayamaeichan感嘆:「高齢者は北アルプスきつかろう」。這位阿姨的勇氣與意外,背後藏著什麼故事?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北穗高岳以險峻地形聞名,是日本登山愛好者的「硬核挑戰」。這位台灣阿姨與隊友從槍岳沿稜線前進,卻在陡峭岩區失足。根據《長野放送》,事故發生時,她頭部受傷倒地,幸好巡邏中的長野縣山難防止隊員及時發現,迅速展開救援。
X上@newssbc報導:「県警ヘリで救助」,還附上直升機盤旋的照片,點閱率破10萬。這場高空救援,讓人忍不住想問:北阿爾卑斯到底有多危險?
北阿爾卑斯的致命魅力
北穗高岳位於北阿爾卑斯山脈,與槍岳、奧穗高岳並稱「日本三大名峰」,每年吸引無數登山客。根據《The Asahi Shimbun》,2024年日本山難事故達2946起,涉及3357人,其中長野縣以321起高居榜首,北阿爾卑斯更是重災區。
這片山脈以岩石稜線與急陡坡聞名,夏季雖是登山旺季,但天氣多變,稍不小心就可能釀成悲劇。X上@Climing_2021點評:「北穗高岳的稜線美得像畫,但一步錯就是懸崖!」
這位台灣阿姨的意外,只是近期山難的冰山一角。2025年7月19日至21日的日本連休,長野縣三天內接獲14宗山難通報,1死7傷,還有4人因體力透支被困。《Nippon.com》指出,60歲以上登山者佔事故總數50%,其中「滑落」與「體力不支」是最常見原因。
長野縣山岳協會提醒,北穗高岳的岩場需要專業裝備與經驗,連續攀登槍岳與北穗高岳的11人團,風險本就不低。這次事故,讓人不禁為阿姨的勇氣鼓掌,也為她的安危揪心!
山難頻傳,救援與預防並行
長野縣的山難事故頻傳,讓當局繃緊神經。《Japan News》報導,類似的高空救援在富士山等地屢見不鮮,2024年登山季首月,富士山就有6人死亡,多因高山症或惡劣天氣。
北阿爾卑斯的救援更具挑戰,岩石地形與多變氣候讓直升機作業難度倍增。長野縣警方這次能在1小時內完成救援,堪稱神速,但X上@minananonews提到:「頭から出血している」(頭部出血),顯示傷勢不輕,粉絲留言祈福:「希望阿姨早日康復!」
為降低山難風險,日本政府近年推出一系列措施。長野縣要求登山者提交攀登計畫,攜帶GPS設備,並建議使用專業嚮導。《The Asahi Shimbun》指出,近80%遇難者未提交計畫,導致救援延誤。
北穗高岳雖無強制繳費,但像富士山的Yoshida步道已實施2000日圓(約台幣400元)入山費,並限制每日4000人,減少「子彈登山」的危險行為。長野縣也推廣「登山安全App」,提供即時天氣與路線資訊,試圖讓登山者更安全。這場事故,提醒我們:勇氣可嘉,但準備更重要!
安全登山的小撇步
想挑戰北阿爾卑斯卻不捲入山難風波?這裡有幾招實用建議!首先,檢查天氣是關鍵。北穗高岳夏季常有雷雨,JMA網站的即時預報是你的好幫手。其次,裝備不能省!
專業登山鞋、頭燈、雨具和足夠的水糧是基本款,GPS或衛星電話更是救命神器。第三,別單打獨鬥,加入有嚮導的登山團,風險低得多。最後,體力要量力而為,連續攀登多座高峰前,記得評估自己的耐力,像這位阿姨的11人團,挑戰槍岳到北穗高岳,體力負荷可不小!
對於台灣登山愛好者,建議參考台灣戶外攀登聯盟(TOCC)的訓練課程,學習岩場技巧與高山症預防。想輕鬆點?可以先從較簡單的富士山或高尾山練手,但別忘了富士山也有2000日圓入山費和預約制。
X上@jjhuQPWjakk7cPr建議:「高齢者登山前,最好先做健康檢查!」這話說得太有道理了。準備充分,才能讓登山之旅只有美景,沒有意外!
Japhub小編有話說
這位65歲台灣阿姨的北穗高岳冒險,簡直是勇氣與驚險兼具的登山傳奇!雖然頭破血流讓人心疼,但她的挑戰精神真的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北阿爾卑斯美得像仙境,卻也藏著致命風險,小編提醒大家:爬山前查天氣、備好裝備,別讓直升機成為你的「專屬Uber」!
希望阿姨早日康復,也期待更多台灣登山客帶著準備與熱情,安全征服日本名山。山還在那,等你來挑戰,但安全第一哦!
請加入【日本集合Facebook】、【日本集合2.0Facebook】及【IG: Japhub】隨時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