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避雨的驚險一刻
2025年7月26日,日本山梨縣大月市的山岳步道上,一位64歲來自神奈川縣藤澤市的男子,正獨自挑戰本社ヶ丸山(標高約1658公尺)到清八山的路線,沒想到午後天氣驟變,風雨交加。他趕緊找棵樹撐傘避雨,誰知一道白光閃過,他瞬間四肢麻痺、癱坐地上,背部出現明顯燒燙傷!
幸好其他登山客發現後報警,長野縣消防隊出動直升機,在下午4時30分將他從海拔約3000公尺處救下,送往松本市醫院。醫生表示,他意識清楚,無生命危險。
這場「避雨變避雷」的意外,讓X上的日本網友直呼:「山區天氣太可怕了!」。這位大叔的經歷,簡直像部山岳驚悚片!
事發地本社ヶ丸是山梨縣熱門登山點,連接清八山(標高約2452公尺)的稜線步道以美景聞名,但岩石陡坡和多變天氣讓它成為「高風險區」。
男子原本計劃從大月市出發,享受夏日登山,卻遇上這場突如其來的雷雨。根據《讀賣新聞》(2025年7月26日),他撐傘靠樹的舉動,本意避雨,卻無意中成了「雷擊靶子」。
這意外一發生,網友在X討論熱烈,有人分享:「我上次爬那裡也遇雷,幸好及時下山!」這開頭,就讓人對山岳安全多一份警覺。
山梨山難的常見陷阱
山梨縣的山岳地帶,以富士山和南阿爾卑斯聞名,但雷擊事故並不罕見。根據日本氣象廳(JMA)數據,2024年全國雷擊事故約150起,其中山岳地區佔20%,山梨縣和長野縣特別多。
2025年上半年,日本山難總數已達1400起,雷擊導致5死20傷。類似這位大叔的案例,2024年7月長野縣北阿爾卑斯就發生3起雷擊,1名登山者因撐傘避雨被擊中,背部燒傷送醫。
《NHK》(2024年8月15日)報導,樹下和金屬物是雷擊高危區,因為樹根導電,傘柄更容易吸引閃電。
這位64歲男子幸運逃過一劫,但許多案例沒這麼幸運。2023年山梨縣南阿爾卑斯,一位50歲女性在避雨時遭雷擊身亡,背部有類似燒傷痕跡。
日本山岳會(JAC)統計,60歲以上登山者佔事故40%,因體力與判斷力下降特別易受害。X上@mountain_safe分享:「夏日山區午後雷雨多,別撐傘靠樹!」這波山難趨勢,讓人對大自然的威力多一份敬畏。
直升機救援與氣象警示
事件發生後,巡邏的長野縣山難防止隊員在下午3時30分發現男子,立即通報松本警察署。消防隊出動直升機,從大月市消防本部起飛,克服山區風雨,於4時30分完成救援。
男子被送往松本市縣立中央醫院,檢查顯示背部燒燙傷、右肩胛骨有電擊痕,但意識清醒,無內傷。醫生表示,他撐傘導致導電加劇傷勢,但幸運避開致命部位。
《山梨放送》報導,甲府氣象台解釋,當日氣溫高達32°C,午後大氣不穩定,山區容易形成雷雲,屬「容易打雷」條件。
日本的山岳救援系統高效,長野縣每年出動直升機約200次,2024年救出500多名登山者。但成本高昂,一次救援約50萬日圓(約台幣10萬元),由稅金負擔。
X上@rescue_japan分享類似案例:「2024年富士山雷擊3起,都靠直升機救命!」這次救援,讓人見識到日本山難應對的專業。
避雷小妙招的山岳生存術
想安全登山避開雷擊?這裡幾招實用撇步!首先,檢查氣象預報。JMA App有雷雨警報,午後山區高風險時別硬上。其次,避開危險區:別撐金屬傘或靠樹,改蹲低抱膝,減少接地面積。
第三,裝備齊全:穿絕緣鞋,帶無金屬雨具,團體登山互相照應。日本山岳會建議,遇雷雨時下撤或找低地避難。2024年富士山推「登山計畫書」制度,山梨縣也跟進,強制提交路線與聯絡人。
對台灣登山愛好者,參考玉山國家公園的雷擊預防:避開稜線,勿用手機(導電)。想練手?從陽明山或阿里山起步,但記得夏日午後雷雨多。這些小招,讓登山樂趣滿分,風險歸零!
Japhub小編有話說
這位64歲大叔的山梨雷擊事故,簡直是「避雨變避雷」的搞笑驚魂記!白光一閃背傷送醫,讓人又好笑又心疼。
山岳美景誘人,但氣象不穩時別逞強,小編建議:檢查預報、蹲低避樹,直升機救人是英雄,但最好別當主角!
希望大叔早日康復,也提醒大家,登山安全第一,玩得開心回得來哦!
請加入【日本集合Facebook】、【日本集合2.0Facebook】及【IG: Japhub】隨時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