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三月份的時候,一位西陣織師博在Twitter招募徒弟,因為用詞不當而遭網民批評。(回帶:「半年無薪金,不保證工作前途」京都西陣織職人招募徒弟)在大約六個月後的今天,到底他有沒有成功招募徒弟呢?在今個星期播出的節目「NEWSな2人」,請來幾位傳統工藝師博,解答現時傳統工藝的狀況。據工藝品產業振興協會的統計,日本全國的傳統工藝職人的人數在1979年是288,000人,到了2012年卻只有69,635人。若然日本年輕人不願意學習傳統工藝,很快各種日本傳統工藝就會失傳吧……
▼ 用詞不當的西陣織職人 佐佐木英人(46歲)
佐佐木在發招募徒弟的帖文前,已經有一名女徒弟。在發帖後,又有三名年輕人來拜師學藝。這位女徒弟在節目上解釋西陣織的現況,每織一下=0.2円,如果要賺1円,就要織5下。假設她由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八點,大概是織了三萬下,等同於賺到6000円。但若然是技術生疏的新手,就要花幾年時間練習才能獨當一面。如果有看回帶文章的話,也應該知道現在西陣織並不是一門賺錢的行業。比如說西陣織的和服腰帶大概是60至100萬円,西陣織職人就只會得到約1萬2千円。如果沒有愛,又有誰會做這種吃虧的事情呢?

另一名嘉賓說:「你的師傅不收學徒費,真好!我每個月都在付錢學製作伊勢根付。」根付是和服的配套附件,用途是卡在和服腰帶上,掛住下面提物(印籠,煙絲盒,錢袋)的末端木雕裝飾物。雖然現時比較少機會派上用場,在日本人之間的知名度亦相當低,但仍然有不少外國人很喜歡這種工藝品。

▼ 這位伊勢根付的學徒在初學期間,每天都要花四小時上山找黄楊木(根付的原材料),後來被批准使用雕刻刀。下圖是這位學徒的作品之一,總共花了兩天時間才將木頭磨成栗子的形狀,再用三天加工和上色,才成功製作出栗子根付。這個算是簡單的圖案,有些複雜對稱的作品,需要花上兩星期至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我覺得這些美麗精致的工藝品,包含著職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如果我有錢,很願意購買這些工藝品表示支持,只可惜我沒有…